首页 >> 电钻

重化工业要居安思危滤色片

时间:2022/07/07 22:37:09 编辑:

重化工业要居安思危

重化工业要居安思危2007-09-25 23:23:31 来源:2007年09月25日中国石油石化杂志分享到:—访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金碚

中国最大的经济社会问题都要依赖于重化工业的高度发展,否则就没有出路。但是,重化工业发展的黄金阶段终将过去,企业必须未雨绸缪。

8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发布首部《工业化蓝皮书》认为,中国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按照当前工业化进程的速度,将在2015年到2018年期间基本实现工业化。报告指出,目前在经济的持续发展中,由于需求量的高速增长,我国的能源供应形势已经呈现全面偏紧状态。

日前,本刊记者对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金碚进行了独家专访,就重化工业的发展和能源供求等问题做出探讨。

全面偏紧

记者:金所长,您好!《工业化蓝皮书》指出,我国的能源形势出现全面偏紧状态。对“全面偏紧状态”,您是怎么看的?

金碚:说能源形势全面偏紧,指的是能源产品的市场供求状况,即市场平衡问题,而不是说资源的物质储量已经到了快要全面枯竭的程度。如果传统能源真的不够用了,工业技术一定会走上新的能源开发之路。从理论储量上来讲,现阶段全世界的能源资源本身并不缺少,无论是煤炭还是石油。至少20年内,能源储量在满足世界需要上是没问题的。

但能源的市场供求并不直接取决于理论储量。从理论储量到探明储量、可采储量,再到实际开采量,有许多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多大的投资量、有什么样的工业技术。

中国目前正在进入一个重化工业高速发展的阶段,虽然学者们对此有争议,但这是个客观事实。重化工业阶段是一个需要耗费很多能源和资源的时期,是工业化的必然。中国重化工业的发展,学者估计至少也要经历十几、二十年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当然要对能源开发有更大的投入,需要有更先进的技术来发展能源工业。没有这两点,能源市场就会表现为更大的供不应求。而且中国经济增长这么快,能源和资源市场供求偏紧,具有必然性。

记者:除了技术和投入上的原因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

金碚:还有就是能源结构上的原因。中国的能源结构和在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工业技术路线是有矛盾的。因为石油比较容易开采,世界工业化的技术路线走的是以油为主的道路,迄今为止仍然处于“石油时代”。而中国的能源资源结构则是以煤为主,但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又不可能走同发达国家完全不同的工业技术路线,也就是说,我们也必须适应“石油时代”的现实。这样,就表现为油的供求比较紧,而煤的开采利用技术又比较落后。

中国要做到既能采用西方工业化的技术成果,又能把自己的资源优势(4918.739,-125.18,-2.48%)发挥出来,就必须有更大的创新、有新的技术突破。所以,最终还是回到技术问题上,需要靠技术开发来解决。而技术的开发又需要有投资。总之,只有发展才能解决中国的能源和资源供求矛盾问题。

有利有弊

记者:能源上的供应紧张,对我们的工业化进程,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哪些不利影响?

金碚:我们国家在改革开发这段时间,产业竞争能力主要依靠价格低廉的资源,包括土地、矿产、能源、劳力等。随着经济的增长,资源供应上渐趋紧张,各种资源价格都在上涨,能源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我们企业不能够在技术上取得进步,各种资源的价格上涨,就会导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受到影响。

记者:那是不是说为保证产业竞争力,能源价格必须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金碚:不完全是这样。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大小还需要看两个因素:第一,价格变动的趋势,是不是突然上涨?并且涨幅很高?第二,体制和机制上,中国的企业是否能适时地实现技术进步和调整来适应这一情况?

如果能源资源价格在短时间内快速、大幅度地上涨,许多企业当然会承受不了。但如果上涨是逐步实现的,给企业一个反应、调整时期,大多数企业就会考虑到资源成本的问题,实现节约能源和技术进步,消化资源价格上升的成本因素,保持和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不认为能源价格上涨,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凡事都是两面的,不应该悲观地看待形势。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以色列非常缺水,缺水对农业的影响是最大的。但是正因为缺水,以色列精研技术,成为农业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传统能源的使用总有一天会枯竭。我们国家现阶段的能源供应紧张,也就警醒我们要及早行动,在节能、新能源开发上做出突破。

记者:从资源、环境压力上来看,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重化工之路是不是本身也有问题?

金碚:重化工业确实是会消耗大量资源,会破坏环境,这是重化工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的。但是,要解决中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还得是靠重化工业的发展。重化工业仍然是不可逾越的工业化阶段,这表现为几个方面。1.中国长远发展重大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重化工业的长足发展。水利、交通、国土治理、城市化、海洋经济开发以及国防建设等,没有重化工业的雄厚基础将无从谈起。2.现阶段,中国大多数居民和家庭的民生需求,都将更倾向于同重化工业相关的产品,例如汽车、住房、电子产品、旅游(交通设施、旅店建设等)。3.一般加工制造业对装备制造业的需求显著增长,工业生产和产品结构向产业链上游延伸。4.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以重化工业的发展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对基础设施有更高的要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要以工业发展为物质基础,而且需要有工业市场所形成的服务需求。

记者:实际上,日本在上世纪中期也是走的一条重工业化道路,但是在短暂的快速发展之后就出现了衰落。这里面有没有我们可以借鉴的教训?

金碚:从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经过重化工业迅速发展阶段后,如果经济不能继续升级的话,确实可能会进入一个增长相对缓慢的阶段。但日本的问题还不仅仅如此,它与国家的经济政策有很大关系。

日本的经济分两大块。一块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国家没有多少保护,那一部分产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另一块产业是,国家长期采取保护政策,长期没有竞争,也就缺乏国际竞争力,这部分产业就包括一些重化工业以及金融等服务业。日本国内长期的高物价,表明人民为这部分缺乏竞争力的产业一直在付出代价。这样,日本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强,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形势下,日本经济经历了相当一段时期的衰退。这可能是导致日本经济出现问题的更本质的原因。

这对中国有很大启示。为了发展战略性行业,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是一定要让它们去参与国际竞争,而不是一味地进行保护。如果没有竞争,短期可以赚很多钱,实际上必然会削弱长期的竞争力。因为在国家保护的状态下,企业就不是在拼竞争力,而是在拼谁控制的资源多,控制了资源之后就容易垄断,就会缺乏竞争意识。

所以,不要以为现在重化工业企业日子都很好过,效率高的能赚钱,效率低的也能赚钱,总有一天要度过这个阶段。那时,只有效率高的才能生存,效率低的一定会被淘汰。重化工业进入成熟阶段后,市场空间就会趋向饱和,市场的竞争效率就是最重要的了。那时候,效率高的企业也赚不了现在这么多钱,效率低企业将无法生存。所以,中国重化工业现阶段不要以为有利润就是好事,鼓励竞争,增强竞争力才是更重要的战略方向。

长远之策

记者:您刚说到解决资源、环境问题,需要靠重化工业的发展,尤其需要有竞争力的重化工业。那在现阶段,我国的重化工业该如何实现发展?

金碚:在现在这个阶段,我觉得主要有四个方面要注意。

第一,国家在战略决策上要有这个意识,一方面支持我们的大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在市场结构上一定要构造一个竞争的局面,可以是国内竞争,也可以是国际竞争。

二是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上,国家要制定技术标准,设置产业门槛。在设计这个门槛的标准时,要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发展机会,不是说砍掉就完了,而是帮助他们达到标准,让他们参与进来,保持行业的竞争性。一些人觉得把中小企业淘汰掉就行了,这样大企业就舒服了,“技术”水平可以提高,资源可以“节约”,“环境”可以改善,产品就可以涨价,企业可以赚钱,并进一步“做大”。如果这样,短期内似乎可以“见效”,但长期看,对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是不利的。

第三,要促进重化工业尽快实现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指导路线不仅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且也必须是竞争力指向。如果单纯地要求做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并不特别难以实现,我们可以大幅度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标准,提高资源产品特别是能源的价格,即采取市场和非市场的强力手段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问题是,当我们采取这样的政策强制性要求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更高标准后,我国的产业竞争力是否会受到很大的削弱?以致使发展速度大大下降,甚至产生严重的企业倒闭和工人失业现象?总之,发展和环保节约都非常重要,两者都是不可忽视的战略目标。而使两者能够得以兼得的核心问题就是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只有当中国工业和企业不再主要靠大量低价格资源的投入和对环境破坏的容忍来实现产品的低价格优势,仍然能够保持和不断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或者说在实行更高更严格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标准的条件下,中国工业和企业仍然能够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才表明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内在性的和可持续的。所以,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更高标准下,保持和进一步提升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中国工业发展新阶段的核心战略任务。

最后一点,重化工业在发展中要考虑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链条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过程,而是一个经济过程。在技术上相对是很容易解决的,而困难的则是其中的经济关系。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怎样保证它的循环过程的可持续性?如果一个企业出了问题或发生了情况变化,循环链条上的其他企业怎么办?在循环过程中,如何考虑各相关企业的技术进步、市场竞争,以及各种投入物和产出物的市场价格变动,特别是如何解决企业间的合同不完备问题等?循环经济成功的例子并不很多,我们国家至今也没有很好地解决。这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记者: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应对能源供应全面偏紧的问题?

金碚:从国家角度来讲,首先在政策安排上,要更加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企业的发展。要让那些能够更有效地使用能源的企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第二,中国要加快重化工业的技术进步的步伐,特别是要把高新技术尽快地和重化工业相结合。高新技术对于重化工业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比如说电,用电和发电的过程中用了新技术,就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

第三,在财政、税收政策上,要让资源的使用能够反映出真实成本,包括外部成本。你用了资源,破坏了环境你就要付费,就要“买单”。当然这也要考虑承受力问题。

记者:从企业的角度,下一步又该如何发展?

金碚:对于重化工企业,必须要有更长远的战略眼界,未雨绸缪。现在日子好过,是因为大家都需要重化工产品,国家政策上又把资源给了你。但是重化工的阶段会持续多久谁都不好判断,这个阶段总是要过去的,市场环境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企业要想到以后怎样,既要看到自己本身所拥有的资源、实力,比如说石油企业有油,煤炭企业有煤,等等,这就是实力。也要看到能源的走势,看到长远,注重新能源的开发,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有长久的竞争能力。

美国、日本在新能源开发上有很大的技术储备,只是现阶段世界传统能源还不是严重短缺,所以现在还不会把力气全花在对新能源的开发上。一旦需要,它们会马上把这些技术运用上,投入产业化。那时,当世界能源技术路线发生重大变化时,中国企业如果赶不上就会被甩掉。所以,能源企业在现在日子好过的时候,应该及早转向新能源的开发上,在技术上早点取得突破,占领一个未来制高点。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很必要的。

上一篇:化纤工业将告别低水平竞争下一篇:众多国企望借奥运走向世界

济南电子试验机

JB500B冲击试验机

济南液压万能试验机厂

WAW1000C万能拉伸试验机

相关资讯